0536119小说网>青春>绛色大宋 > 第四零零节 为了自家的钱
    坐在下首的谢深甫扫了一眼自己对面坐着的王蔺,虽然他现在已经非常讨厌王蔺,可此时却是大事,所以他坐在这里。

    他内心也认为摊丁入亩是一项良政,可他不敢说,更不敢表示认同。

    谢深甫看没有人再开口,自己便说道:“正税,千年以来变化并不大,农户们也没有半点怨言。依律,夏、秋两税入库,也没太多波澜。”

    谢深甫的话在理,所有人都不由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谢深甫又说道:“丁税并入田亩,宛城乱军怕是别有用心。”

    没错,那怕谢深甫内心支持这种良政,这话也说的没有错,图人心就是图天下。

    叶适突然插嘴:“丁税算什么,真正可怕不止这些,你们只听到了摊丁入亩,却有几个人看到了宛城新税制的细则,虽然我没看到,可他们还有更厉害的一招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?”周必大感觉血压有点高。

    叶适说道:“宛城义军没有收制钱税。”

    制钱税全称是:经总制钱。这个税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,但凡是以钱易物,每千钱交三十钱的税。就是用钱买绝大多数的货物、田地、酒、衣等等,每千钱就要交三十钱的税,当下新规是五十六文钱。

    这一项税收对于只种田的普通人来说,每年必须要买的生活用品,全靠钱买,并不多是正税的三倍。

    总经制钱只是一个总纲,往下还有分门别类的分类子项、杂项。

    这个税有多牛。

    盐、酒、茶、铁四项加起来,也就勉强高过这总经制钱。

    为大宋朝廷带来了巨额的税收收入,也富了许多地方官。

    大宋的税不是向权贵收的,大宋的税收中坚力量是有田地的自耕农。

    叶适继续说道:“宛城没有总经制钱这一项,所有的税用钱来交,而田地的产出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为官购粮,就是给出一个定价,每亩田有一定比例的粮食是宛城官府负责收购的粮食,价格不知。”

    周必大捂着胸口,他已经预感到宛城怕是会引发更多的义军。